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归档 > 鹤壁市2015年第一季度“鹤壁好人”简介

鹤壁市2015年第一季度“鹤壁好人”简介

一、保护群众财产的灭火英雄  邢强强,男,1971年生,李庆明,男,1962年生,浚县财政局卫贤镇财政所干部。2015年1月7日,二人途经卫贤镇淇河段时,发现河坡上种植的杜仲树苗大面积着火,且火势迅猛。他们两人不顾生命安危,立刻冲上前去救火,经过40多分钟的奋战终于将火扑灭,为当地政府和企业挽回了100多万的损失。

二、16岁少年撑起家中一片天  朱振发,男,1998年生,浚县黎阳街道办事处双庙村人。2014年,父亲不慎从房顶摔落导致颈椎骨折卧床不起,为了让住院的父亲能够继续得到治疗,他毅然辍学种菜,每天装车800斤白菜,到集市上进行贩卖。在他看来,无论有多苦有多累,只要能为这个家减轻一点负担,父亲的病能够好起来,就是他最欣慰的事情。

三、无私奉献的乡村好医生  郭小春,男,1964年生,淇县高村镇万古村人。他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所默默倾注了29年的精力和心血,为村民及时除疾祛病,排忧解难。小李庄74岁老人,患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10年里他坚持定期去给老人体检、送药。5年前,万古村一位孕妇突发急病,晕倒在家,他像亲人一样出钱出力,陪同去辉县医专进行积极治疗。他的爱心赢得了村民的高度赞扬。

四、身残志坚好儿媳  郭安钰,女,1972年生,淇滨区钜桥镇钮庄村村民。她先天侏儒症,2005年婆婆患造血功能衰竭,神志不清,2009年,公公患脑萎缩,双双生活不能自理。从此,她就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悉心伺候着公婆饮食起居,每天喂药、喂饭、穿衣、擦洗。2012年公公不幸离世,婆婆每年需输四次血,由于神志不清,常常对她辱骂、撕打,甚至往脸上吐痰。但她从无怨言,依旧精心照顾,村民都说她比亲闺女还亲。

五、新时期的哥学习的榜样  李彦洲,男,1986年生,市运管局出租车驾驶员。2015年3月2号上午,乘客下车不久,他发现后排座位上有个黑提包,内有两万多元现金、身份证及8张信用卡。他立刻赶回乘客下车的地方进行寻找,但没有结果。他就把提包交到市运管局出租车管理科。下午乘客打电话到管理科寻找失物,经核实和辨认,将手提包归还给了该失主,失主表示要重谢,但他直言:“这是我应该做的。”

六、“90后”小伙儿捐髓救人  齐昊,男,1990年生,山城区农行家属院居民。2013年,他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队伍中。2014年11月,他与一名身患白血病的19岁女孩初步配型成功。今年1月,在父母深度担心下,他毅然捐献了219毫升造血干细胞。女孩父母要给予重金感谢,但他拒绝后说:“能挽救一条生命和一个家庭,我觉得很有意义。”

七、热心服务乘客的女司机  李庆莉,女,1969年生,山城区公交公司司机。2010年以来,她在工作期间每遇老弱病残等市民上车时,总会招呼其他乘客进行让座,热心帮助他们提东西,下车时耐心为他们指路。逢她的班次,都会把在实验小学上学的小学生送到村头叮嘱一番,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亲切。她还乐于助人,经常帮村民往城区来回捎东西、搬物资,5年如一日地坚持为老百姓服务。

八、不离不弃扛起不幸家庭  孙捧花,女,1967年生,鹤山区鹤壁集镇王荒村人。2001年,婆婆突发脑梗塞瘫痪在床,她每天喂药、喂饭、揉肩捶背、擦洗身子,悉心照顾婆婆。然而,祸不单行,2010年,5岁的女儿又患儿童肿瘤神经母细胞瘤,为了给女儿治病,她东奔西走,借钱求医。2012年女儿不幸去世,丈夫因悲痛患上神经性疾病。但这些灾难都没有吓倒她,她依然悉心照料婆婆,她用不平凡的经历诠释着孝老爱亲高尚品质。

九、为困难家庭撑起一片天  鲍梅香,女,1952年生,鹤山区鹤壁集镇西杨邑村人。近年来,丈夫不幸离世,女婿身患股骨头坏死。2014年,相依为命的儿子又患上癌症,今年1月,癌细胞扩散至双肺,生命垂危。为

|<< << < 1 2 > >> >>|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