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归档 > 鹤壁市2015年第四季度“鹤壁好人”简介

鹤壁市2015年第四季度“鹤壁好人”简介

一、一诺千金四十载照料孤寡老人   韩学明,男,1955年4月出生,浚县屯子镇老关嘴村村民。村里现有一位叫常花的94岁老人,21岁开始守寡,膝下无子,唯一个女儿也远嫁他乡,自己孤零零地生活。韩学明把常花老人接到家里和自己居住,即使结婚后也与妻子“约法三章”,一起照料老人。多年来,他把老人当亲奶奶一样,为老人做饭、买衣服,对老人嘘寒问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

二、侍婆如母好儿媳   田宏娟,女,1976年2月出生,浚县新镇镇一中教师。她结婚时婆婆患病,生活不能自理,每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都要为婆婆梳头、捶背、剪指甲,精心照料,从不厌烦,侍婆如母,几十年如一日。平时在村里谁家有困难,她都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并关心帮助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安全卫生等。连续三年被新镇镇党委、政府授予 “十佳好媳妇”荣誉称号。

三、十岁男儿撑起一个家   张治成,男,2005年1月出生,浚县小河镇亮马台村村民。母亲在他4岁那年离家出走,父子俩相依为命。父亲张文海今年11月因患病住院,在父亲接受治疗期间,只有10岁的小治成被迫辍学陪护,给父亲喂水打饭,寸步不离父亲床前,每天还抽出时间拿出课本在医院自学,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这种孝老爱亲、勤奋好学的举止深深地感染着医患人员。

四、白衣天使做好事不留名   李天娇,女,1995年4月出生,淇县东街文礼胡同居民。2015年10月3日晚,县城北环路发生一起车祸,一位女士和朋友骑电动车被撞出数米远,当场昏迷,其朋友面部受伤摔倒在地。李天娇下班回家,她见状立即上前施救,并拨打120急救电话,直到救护车到达后才悄然离去。

五、18年如一日照顾重病丈夫   何红,女,1964年11月出生,淇滨区九州路办事处华夏小区居民。18年来,始终如一地照顾身患癌症的丈夫,无怨无悔,尤其在丈夫手术毁容后,为给其治病,帮助树立生活信心,她变卖了家产和所有首饰,下海经商,不辞辛苦,用坚强撑起了一个完整的家,赢得了邻居和周围群众的交口称赞。

六、淇河岸边的守护者   王彦林,男,1972年12月出生,鹤壁市冬泳协会会员。2009年曾救过一名落水儿童,2013年曾发现一名溺水老人及时报了警,协助警察将溺水者打捞上来。2014年12月6日下午,王彦林到淇河边准备游泳,看到河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准备跳河自杀,他急忙上前进行劝说,2个小时后老妇人终于答应回家,他愉快地开车将老人送回去。

七、31年不离不弃照顾患病丈夫   王东莲,女,1955年12月出生,山城区长风中路街道办事处东一巷社区居民。1984年10月,丈夫回家路上遭遇车祸,脑部受伤导致昏迷不醒。3个月后,丈夫睁开了眼,但不能言行。当时除了照顾丈夫,她还要照看4岁的儿子。别人都劝她趁着年轻改嫁,她却说:“为了孩子,为了家,我受再多的累也情愿。”至今,对丈夫31年不离不弃的照顾,王东莲用柔弱肩膀扛起一个完整的家。

八、上访群众的贴心人   孙爱国,男,1974年7月出生,山城区区委群工部副部长、信访局副局长。工作中,他默默无闻、认真严谨,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信访工作当家事,积极化解疑难信访积案,深受领导、同事和信访群众的好评。特别是在2014年办理中央巡视组、省委巡视组交办的重点案件工作中,他逐案梳理研判,通过督导推动,办结率为100%,息诉率平均90%以上,督查工作排名全市第一,为区信访稳定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九、坚强不屈的好妻子   宋丽,女,1982年11月出生,鹤山区中山路街道办事处馨苑十区居民。2007年,丈夫因车祸受伤,被诊断为颅底粉碎性骨折。连下3次病危通知书,张丽不向命运服输,用瘦弱的身躯支撑着这个突遭横祸的家庭

|<< << < 1 2 > >> >>|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