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想学书法,那就去找我们社区的司老师,他免费教。”在淇滨区怡乐园社区一提到学书法,很多人便会提到司长林。司长林是一位有着67年党龄的老党员,同时是位退伍老兵。虽然他已经82岁了,但仍为社区的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2月26日,记者在市直机关四号院见到司长林时,他正在专心地写书法作品,以此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当兵的6年间,我说得最多的就是‘保证完成任务’,为咱社区服务我也只想说‘保证完成任务’。”说到为社区忙前忙后的这六七年,司长林说了这么一句话,“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干下去”。
自费为社区筹办书画室
1958年至1964年,司长林在大连当兵,退伍后便一直从事企业管理方面的工作。作为一名高级经济师,退休后的他也一直在为一些企业服务,直到6年前,他才真正退休。
2014年,76岁的司长林开始参与社区工作。“我喜欢书法,便想着尽自己的力量为社区干点儿实事儿。”司长林说,在了解到社区没有书画室后,他便有了为社区筹办书画室的想法,“我就是想着让社区里喜欢书画的居民都能有个地方练习”。
司长林购买了文房四宝,以及书画室里所需的其他物品。“司长林老人说,他喜欢书法,在指导别人书法的同时,自己也是在进步。”怡乐园社区主任耿慧说,社区里的居民有谁想学书法了,只要一个电话,司长林就立马赶到书画室。
“先用清水在宣纸上写,等宣纸干了再用浅颜色的颜料写,然后逐渐加深颜色……这样的话,一张宣纸可以写20遍。”在提到练习书法的心得时,司长林说,那样不仅能多练字,还能节省纸张。
10余年间免费教了80多名学生
司长林免费教书法的时间得追溯到2009年。“我刚到淇滨区居住时,曾看到了一篇有关地书(使用海绵笔或毛笔蘸水在地上写书法)的报道,之后我便做了杆笔到新世纪广场写地书。”司长林说,渐渐地,有人便开始跟着他学地书,其中最小的是个五六岁的孩子,“那小孩儿很有天赋,学了一段时间便能写得有模有样”。
在提到自己的学生时,司长林说,他的学生年龄跨度很大,不仅有五六岁的孩子,还有70多岁的老人,一共有80多名。“你看,这些都是学生送来的作业,每份作业我都会一一批改。”司长林走到书架前拿起一本写满毛笔字的作业本,边翻边告诉记者,他的学生差不多是一个月送一次作业,一送就是一厚本。
“每一个字我都会认真批改,并通过圈圈叉叉给标出来,这样他们才会不断进步。”司长林说,除了给学生批改作业外,只要学生想学书法了,无论是广场、家,还是社区书画室,学生想去哪儿学他就去哪儿教。“教他们书法咱就图个高兴,谁让咱喜欢呢。”司长林说,每次教学生书法时,他便感到浑身都是劲儿。
只要社区有需要,他从不推辞
司长林除了在书法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外,只要社区有需要,社区开展的每项活动他都会积极参加。
每逢建军节、国庆节、重阳节、春节等节日,社区便会举办一些活动,每次司长林都会积极参与。“几乎每年的义写春联我都得写上上百副。”司长林说,每到重要节日,他就会主动询问社区有没有活动,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当记者提到社区居民对他的夸赞时,司长林却摆摆手说:“作为社区的一分子,为社区出份力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份责任,更是我应该做的。”
耿慧告诉记者,司长林在为社区文化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还对社区的党员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不仅如此,每当司长林看到有居民遇到困难了,他总是积极帮忙”。
“每次社区有困难群众需要慰问时,他便会牵头组织。”耿慧说,“有一次司长林得知他们小区有个小孩儿出了点事儿,再加上小孩儿家比较困难,他便带头捐款,帮孩子一家渡过难关。”耿慧说,社区里正是因为有了像司长林这样的热心人,他们的社区工作才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