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恩情这辈子我是报答不了了,我只能控制饮食减少大小便次数来减轻他们的负担。如果有来生,我想和他们换个角色,一直守护他们。”5月5日,淇县黄洞乡石老公村的栗树国躺在床上告诉记者,他瘫痪在床,父母几十年如一日照顾他,他觉得欠父母的太多了。
一次意外导致瘫痪,母亲脚部骨折在医院跪着照顾他
栗树国今年50岁,同龄人中很多当了爷爷、奶奶,他却在床上躺了24年。前几年,父母身体硬朗的时候,还能抱着他到院子里晒晒太阳,这几年父母身体不太好,他不愿让父母太劳累,所以大多时间他就躺在床上看看新闻、读读书。
“我以前在县里的棉麻厂上班,父亲跟着别人在外地盖房子,虽然家里不算富裕,但一家人其乐融融。”栗树国说,1996年4月11日,他发了工资,特意买了一些熟食准备带回家给父母吃。“我借了朋友一辆摩托车,走到半路刹车突然失灵,连人带车翻到沟里了。”
提起当年的不幸,栗树国眼里透着悔恨与不甘。
“当时我正在蒸馍,有人跑来说我儿子出事了,还让我赶紧找个平板车把人拉到大路上等救护车。”栗树国的母亲贾小软今年已经76岁,回想儿子出事时,她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得知儿子脊椎、肋骨多处骨折要高位截瘫时,她当时就哭晕了过去。
“当时做了最坏的打算,就算儿子再也站不起来了,我也会好好照顾他。他是我们的孩子,无论怎样,他都是我们心头的宝。”贾小软告诉记者,当时因为着急她在医院门口被车撞了。
“一辆电动三轮车从我妈脚上轧过去了,她当时只顾着担心我,第二天脚不能着地才知道骨折了。即便如此,她也没有休息,而是在医院跪着照顾我。”栗树国说,看着母亲为了照顾他在地上爬来爬去,他很自责。想到母亲
这样照顾他一辈子太不容易了,他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本是该成家立业的年纪却瘫痪了,我内心接受不了。为了不拖累父母,我以失眠为由偷偷攒了几十片安眠药,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吃了。”栗树国说,他以为这样就不用再承受身体残疾带来的痛苦,父母也不用再为他受累,但他的反常行为还是被细心的母亲发现,他被抢救了回来。“印象最深的是母亲说我要是这样走了,她也不活了。母亲还说虽然我瘫痪了,但他们至少还能看到我。”后来,他和母亲抱头痛哭了一场,他也决定以后无论再难,为了母亲也要活下去。
不识字的母亲托人给他买励志书籍
栗树国说,瘫痪的20多年里,他坐都坐不起来,吃喝拉撒全在床上,父母就这样日复一日地照顾着他。为了给他挣医药费,73岁的父亲栗洪武仍在四处打零工;为了更好地照顾他,父母把床搬到了他的房间,半夜母亲要起床数次,给他盖被子、换尿布……20多年来,父母习惯了和衣而睡。
采访中,记者看到栗树国的床头放了很多书,他说,自己看书这个习惯要归功于母亲。
贾小软和栗洪武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不识几个字,害怕儿子在家因为无聊胡思乱想,贾小软四处托人给儿子买书。“她四处打听有什么适合残疾人看的书,有人给她推荐了有关桑兰的书,平时省吃俭用的她一下买了好几本让我看。”栗树国说,看到父母为他煞费苦心,他心想让父母少操心也算尽孝了。我从这些书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把书中的内容讲给他们听时,他们也很振奋,还专门给我制作了锻炼工具。”他指着房顶上悬挂的麻绳和轮胎告诉记者,这些都是父母给他制作的专属锻炼工具。
“刚出事时我头部以下几乎不能动,锻炼十几年后,在父母的帮助下我可以慢慢翻身了,手也能轻微活动了。现在把碗放在床上,我侧着头可以自己吃饭了。”栗树国说,他的每一点儿进步父母都付出了大量心血。
看着母亲从130斤瘦到100斤,乌黑的头发变得花白,挺直的腰板也变得佝偻,栗树国心里很不是滋味。“别人的父母都在享天伦之乐,我却还让他们跟着我受罪,我真是不孝顺。”栗树国说,为了减轻父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