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阿姨非常热心,给我们送她缝制的鞋垫、种的绿豆,这份心意让我们很感动。”提起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杨办事处杨庄村的郭秀梅老人,市消防救援支队淇滨区大队兴鹤中队中队长助理彭兵先感动地说。
今年72岁的郭秀梅老人一直很关注拥军事业。她和村里的十几名妇女,曾给驻鹤部队赠送了5000双鞋垫。近日,记者到杨庄村对此进行采访。
幼时受的恩惠,让她对军人充满 亲切感
“我是在铁路边长大的。小时候家里穷,常常吃不饱,我和小伙伴就去火车站等待靠站的火车。看到有火车停下来,就上前撵着要吃的。”郭秀梅说,他们在运送一般乘客的火车上要到食物的概率较低,在运送兵源的火车上要到食物的概率很大。
“那些军人,哪怕干粮袋里只有一块窝头,也会拿出来分给我们。”郭秀梅感动地说,在她儿时的记忆里,那些穿着绿军装的人就是最亲的人。
这样温暖的记忆让郭秀梅铭记了大半生。2015年,她偶然在电视上看到军人训练的场景,决定要用实际行动来关爱他们。
“我经济上不宽裕,但我有时间,又擅长裁剪手艺。想到军人运动量大,就想给他们做些鞋垫。”郭秀梅说,她的想法得到了女儿的支持。女儿随即给她买来布料、棉线,帮她一起缝制。慢慢地,村里其他妇女得知此事,也自愿加入这一行列。
动员村里妇女拥军,两年缝制5000双鞋垫
“俺们看她天天忙里忙外,就问她干啥。她说当兵的孩子不容易,她要做些鞋垫送过去,还动员我们加入。”杨庄村村民张爱清说,她们被郭秀梅的精神所感动,便趁着空闲时间帮她一起做。
“曾经,这间屋子里摆放了五六台缝纫机、锁边机,一到晚上就灯火通明。大家谁没事了就过来,有人裁剪、有人缝制,边说笑边做活儿,很热闹。”说起前两年给军人做鞋垫的场景,村民李凤叶至今记忆犹新。
村里参与缝制鞋垫的妇女有十几人,都已年过半百。2015年、2016年,她们共给驻鹤部队的军人缝制了5000双鞋垫,仅棉线就用了近300捆。缝制鞋垫剩下的边角料,郭秀梅足足装了4个编织袋。
成立志愿者工作站,带动更多人拥军
2016年,郭秀梅种的绿豆收获了几十斤。她一点儿没舍得吃,全部送到了市消防支队淇滨区大队。“夏天热,战士们抢险救援出汗多,绿豆汤消暑解渴,应该送给他们。”郭秀梅说。
这些年,郭秀梅一直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组织成立了淇滨区东杨慈善志愿者工作站,开展了看望老红军、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她本人也获得了我市先进慈善志愿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工作站共有志愿者65人,开展活动的经费都是他们凑的。
“我在报纸上看到郭大姐的事迹,就联系她,和她一起开展拥军活动。”家住淇滨区大赉店镇高庙村的夏建胜说,去年夏天他们一起凑钱给我市的消防战士购买了40箱矿泉水。
“叫战士,往前站,国家大事咱谈谈。政策富民千家喜,农村旧貌变新颜。芝麻开花节节高,幸福生活在眼前……”采访中,郭秀梅给记者背起了他们去看望战士时自编的顺口溜。
“军人守护着一方平安,他们是最可亲、最可敬的人。今后,只要我有能力就继续开展拥军活动。”郭秀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