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河南省第八届优秀复转军人年度人物、淇县灵山街道大石岩村第一书记徐光
7月30日晚,“永远的兵”——河南省第八届优秀复转军人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郑州举行,来自我市淇县灵山街道大石岩村的第一书记徐光获年度人物奖。
7月30日晚,河南省第八届优秀复转军人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郑州举行,我市淇县灵山街道大石岩村第一书记徐光(右)获年度人物奖。视频截图
颁奖词这样写道:火热军营淬炼党性,心系群众书写忠诚。他们争当脱贫攻坚的“领头雁”,勇做山村致富的“开路人”,甘为基层岗位的“螺丝钉”,时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永远的兵”。
7月31日下午,得知徐光正从郑州返回淇县的消息,记者提前来到淇县人武部,准备第一时间对徐光进行采访。坐在县人武部会议室,人武部政委于永波开始给记者介绍徐光的事迹。听到楼梯有人上楼的“咚咚”声,于政委笑着说:“徐书记来了!”
中等个儿、黑脸庞、坐姿笔挺、说话掷地有声,这是记者对徐光的第一印象。“接到命令,我不敢停留,急忙赶来了。”这是记者听徐光说的第一句话。尽管已经离开部队22年,他言谈举止中仍兵味儿十足。谈起自己的军旅生涯,徐光的脸上满是自豪感。
走出大山,献身军营 苦练本领,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军旅人生
大石岩村由8个自然村组成,徐光在小庄自然村长大。当时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里的人很少走出大山。
徐光的参军梦是在看战争电影《地雷战》《地道战》时萌生的。
“那时就觉得当兵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儿。”徐光说,16岁那年,他得知征兵消息后,第一时间报了名,最终如愿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到部队后,徐光被分到修理连。部队让干啥,就先干好啥。”徐光说,进入部队后,他苦学专业技术。除了跟着老兵学,平时闲暇时间,就自己摸索钻研,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很快便能独立完成任务。后来他以全营军事尖子、技术能手的身份,参加了在西北大漠进行的核试验。
工作中精益求精,技术上一丝不苟,一直是徐光的坚守。在执行一次重大军事任务时,数十台坦克正向前推进,其中一台突然出现故障,现场人员紧张得不得了。身为坦克修理班班长的徐光登上坦克检查后,很快判断出故障点。他说:这辆坦克不能再开了,拖走,继续开会损害发动机。”
现场有不少老兵很不服气,认为徐光年轻,判断不准确。直到任务结束后,徐光派了2名战士对车辆进行维修,拆开一看,他的判断一点儿没错。这次经历让参加任务的战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在部队就要听党话、跟党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徐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肯钻研,爱学习,训练认真刻苦,得到了部队领导的一致认可,被送到部队院校先后接受了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的教育。他也从一名普通战士晋升为班长、排长、连长、营长……退伍时,他已是师装备技术部部长、党委书记,师党委常委。
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徐光带兵正是这样。1991年,已是某师装备技术部部长的徐光,带队代表所在军参加原北京军区大比武,在15个比赛项目中,他带领的团队拿到11个第一、总成绩第一。在部队28年,他凭借着过硬的技术5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脱下军装,转业质监系统 把打假当打仗,续写忠诚奉献新篇章
1996年10月,徐光转业到省质监系统,先后在省质监部门和新乡市质监部门任职,这一干就是17年。
离开部队后的徐光,无论走到哪里,都把部队优良作风带到哪里。他任省质监局稽查总队总队长时,负责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工作。他要求队员们生活野战化、办案战斗化、查案敌情化,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工作作风开展工作。有时遇到紧急案件,他带领队员连夜行动,开车跑遍全省18个省辖市开展调查;有时办案车辆紧张,他就和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