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归档 > 公园门口摆摊儿义务为居民维修水电

公园门口摆摊儿义务为居民维修水电

近日,山城区城建监察大队三中队队员刘新国和马强,利用休息时间义务上门为老年人维修水、电、暖等故障的事迹在微信朋友圈里传播,被众多市民点赞。1月4日,记者采访了他俩。
摆在路口的“小摊儿”

今年45岁的刘新国和37岁的马强,执勤的路段在山城区人口比较密集的枫岭公园北口附近。在执勤时,经常有老人向他俩打听家政维修工的联系方式,他俩从中了解到,大多数求助的老人因自己腿脚不方便或者子女不在身边,当家里的水、电、暖发生故障时,常常因找不到人维修而急得团团转。老人们求助时的眼神成了他们的心事。

后来,马强对刘新国说:“刘哥,你在部队时学过水、电维修,我也懂点儿,要不咱俩就组建一个义务维修队,帮老人们修理东西,你看中不中?”马强的建议说到了刘新国的心坎儿里,他们回到队里就与队长李海兵商量,能不能在路口摆一张桌子,再扯一条免费为市民维修水、电、暖、太阳能热水器的横幅。他们的建议得到了李海兵的大力支持,李海兵也加入到了义务维修队中。

随后,他们在山城区朝霞街与山城路交叉口的路边摆了一张桌子,谁家有需要修理的东西,他们就先登记下来,等到休息日再逐一上门维修。
登记本上的“皱纹”

“去年11月底的一个星期五,我跟马强正在山城路上巡逻,看到一位近70岁的老人一直在向行人打听哪里有维修太阳能热水器的店面。”刘新国说,他让那位老人先到登记点把联系方式留了下来。第二天是周六,他俩便来到老人家,爬到单元楼顶,帮老人修好了太阳能热水器,还帮老人把家里所有的管道疏通了一遍。

家住山城区福祥小区的段学文老先生,提起刘新国和马强为他修太阳能热水器的事情时赞不绝口。“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们俩才好,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给俺家修好了太阳能热水器,给钱他们不要,留他们在家吃饭,他们也不吃,我心里很过意不去。”段学文告诉记者,起初他在枫岭公园门口看见刘新国和马强摆的“小摊儿”时,并没有抱太大希望,登记后就离开了。“没想到,他俩过了两天就来到我家,爬高上低帮我解决了难题,衣服被水溅湿了也不顾,接着干。看着他俩的举动,我对城管队员有了新的认识。”段学文说,现在他们小区里的老人,只要有什么困难,都会找刘新国和马强帮忙,他俩深得居民们的心。

记者在翻看刘新国手里的义务维修服务登记本时,看到本子上满是锈渍,而且皱皱巴巴。马强告诉记者,山城区的一些小区比较老旧,水管已经老化,维修时稍不注意,水管就会裂开,迸出的水一下子就把他俩的衣服淋湿了,装在兜里的登记本也会被浸湿。“时间长了,登记本就长了‘皱纹’,不过不影响我们使用。”马强笑着说,在冬天里,他们俩为老人解决困难后,经常会变成“泥人”,回家的路上邻居们一开始会打趣他们,说些“去哪儿打了个滚儿啊”之类的话,后来邻居们知道他们是为了帮老人修东西才变成了“泥人”后,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你俩真是好样儿的!”
城管队员的榜样

一张桌子、一条横幅、一个登记本,这就是义务家政维修队的“家当”,只要天气不太恶劣,每周五的早上8时,那一抹红就会准时出现在山城区朝霞街与山城路交叉口的路边。

“入冬以来,他们利用休息日,已经为20多位老人义务提供了家政维修服务。刘新国和马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老百姓提供贴心的服务,他们是我们全体城管队员学习的榜样。”提起刘新国和马强的义举,山城区城建监察大队工会主席韩述琴难掩激动之情,她告诉记者,刘新国和马强一直是单位的骨干,工作上尽心尽责。

面对单位领导的夸赞,刘新国与马强不好意思地说:“都是举手之劳的事儿,不算啥。”

记者结束采访时,刘新国告诉记者,他们的维修队面向全山城区的居民提供服务,只要市民有需要,他们就会上门服务,直到干不动!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