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腿脚不便,一个人靠打零工和卖炸串儿养4个女儿,她们两个人没有血缘关系,只是楼上楼下的邻居。她们是山城区鹿楼街道八矿东井社区馨苑八区的王平和周新想。周新想无怨无悔帮助了王平11年,书写了一段邻里间相亲相爱的故事,让清苦平淡的生活愈发美丽。4月15日,记者听她们讲述了身边的感动和温馨。
11年前“搬进”了邻居的心窝
王平曾患小儿麻痹症,目前腿脚不便,平日里只能用胳膊支着板凳缓慢地挪动。“2007年搬来一个新邻居,她到我家打招呼,没有跟我说互相关照,而是说了句‘以后有啥事就喊我’。”王平说,这个邻居就是周新想。
王平以为这只是新邻居的客套话,没想到这11年间,周新想一直细心和耐心地帮助她。王平说,周新想“搬进”了她的心窝。周新想的老家在周口,比王平小3岁,一直以“平姐”称呼王平。
4月15日,一场春雨过后,阳光和煦,这样的天气非常适合王平外出。一大早,王平的丈夫就外出打工,家里只剩王平一人。“平姐,雨停了,太阳也出来了,我推你出去看看春天吧!”“平姐,中午吃面条儿想配啥菜啊?我去帮你买。”当日9时,衣着简朴的周新想像往日一样到王平家,询问王平有啥需要。由于天气不错,周新想把王平扶上了轮椅,将她推到室外,安置妥当后又赶着去买菜。看到这一幕,不知情的人估计会以为她们是亲姐妹。
总说忙点儿、累点儿不算啥
过了一会儿,周新想提着面条儿和蔬菜回来了。“这是给平姐捎的菜!”周新想说话不紧不慢,笑容中还带有一丝羞涩。
“买菜、倒垃圾、晾晒衣服、接送孩子……她样样都帮我,有这样的好邻居是我的福气啊!”王平接过周新想递来的菜后笑盈盈地说,“说实话,她这样照顾我,我刚开始真的不适应,毕竟我们只是邻居。可她总说既然帮忙就要帮到底,自己忙点儿、累点儿不算啥。”
八矿东井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说,不少人好奇推着王平来办事的人十次有八次是周新想。原来,王平需要外出办事时,会联系其他亲朋好友,但有时别人因为上班忙或者没时间,并不能随叫随到,王平就会联系周新想。“但凡我给她打电话,她总会把手边的事情放下来帮我,真的是有求必应。”王平说。
周新想除了对王平格外照顾外,对王平的儿子同样照顾得无微不至。王平的儿子蒙蒙(化名)和周新想的小女儿蕾蕾(化名)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同一所学校。从两个孩子3岁上学开始,周新想就一直负责接送。“接送平姐的儿子只是举手之劳,反正接送我女儿也得跑一趟。”周新想说。
前年夏天的一天,蒙蒙发高烧,周新想知道后不顾天气炎热,先把王平扶上轮椅,又抱着蒙蒙去了诊所。王平说起这件事,眼眶红了起来。当时,由于王平的丈夫没在家,王平身上又没钱,周新想便垫付了医药费。看着周新想忙得顾不上擦脸上的汗水,王平感动到心疼。“她只是我的邻居啊!这么多年,这样的事情她帮我做了无数次。我给不了她啥像样的报酬,她到底图啥啊?我亏欠她太多了!”
自己生活不易却乐观坚强
“大家都知道周新想是个热心肠,实际上,她也不容易。”该小区的刘大娘悄悄告诉记者。周新想有4个女儿,家庭负担原本就比较重,不幸的是5年前丈夫又意外去世。她没有固定工作,平日里在山城区第六小学门口摆个炸串儿的小摊儿,偶尔去打打零工,一个人操持着这个家。
听刘大娘说完,记者扭身看了看周新想。她只是个普通的中年妇女,身上却透着乐观与坚强。周新想似乎听到了刘大娘说的话,笑着对记者说:“都过去了,我一个人能行,我的女儿们也都很省心。平姐比我困难多了,我只要有能力帮她,就会帮到底。”
周新想说起自己的女儿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大女儿正在读研究生,二女儿在河南师范大学读书,她们都懂得自强,是我的骄傲。”周新想说。此时,蕾蕾从外面玩耍回来,听到妈妈说起自己的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