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艳玲,鹤山区北辰中学语文教师。1998年参加工作,17年来,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并担任班主任工作。今年,她被评为鹤山区“最美乡村教师”,10月份又被推荐参加全市“最美乡村教师”评选。
瘦小的身躯,朴素的衣着,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朴实无华的乡村教师形象。每一个学生都很可爱,无论他调皮捣蛋,还是乖巧听话,都需要用爱心呵护他成长,用耐心帮助他进步。”杜艳玲说。
用爱心赢得学生信任
任九年级班主任期间,学生王志强家中突遭变故——父亲出车祸去世。这件事犹如晴天霹雳,使王志强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一向活泼爱笑的他,变得精神恍惚、一言不发。杜艳玲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我知道这时候说再多的话都是苍白无力的,只能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我还经常发短信鼓励他。”杜艳玲说,要让王志强明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活中有太多的遗憾和无奈,作为男子汉,要能经受住打击,承受得住命运的捉弄,坚强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杜艳玲时刻关注他、鼓励他。体育训练时,陪他跑步,大喊口号激励他;晚上,和他一起研究中考题,备战中考。在杜艳玲的帮助下,王志强顺利考上了鹤壁高中。
在17年的教学工作中,杜艳玲爱学生如同爱自己的孩子。学生生病了,她陪着去看病,督促按时吃药;学生厌学,有情绪了,她耐心地开导。遇到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她还会伸出援助之手。“我用责任的砝码,让学生的成绩不断提高,我用爱心,为学生营造一片爱的港湾。”杜艳玲说。“老师妈妈”也成了学生对杜艳玲亲切的称呼。
用耐心促使学生进步
转化学困生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基本功。杜艳玲的班上转来一名男生,他因撒谎、贪玩、不爱学习,受到同学歧视。经过调查,杜艳玲发现,这名男生的家庭特殊,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他跟奶奶一起生活。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他有很多不良习惯。
“他并不是不可救药。”杜艳玲说。针对这个男生的具体情况,她制订出详细的转化计划,通过谈心感化,拉近师生距离,通过家访,她教给这名男生的奶奶教育孙子的方法,加上平时不断发现其闪光点,让这名男生找到了存在感,再到后来,帮他制订进步目标,短短半年时间,该男生的性情、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学习有了很大进步,顺利地考入市外国语中学。
“我们教师应把更多的关爱和帮助给予学困生,耐心地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思想上的困难,消除心中困惑,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杜艳玲说。
从教以来,杜艳玲从生活到学习,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学困生,耐心地呵护他们成长。每一个学期刚开始,她都要对学困生进行家访,建立家庭联系卡,汇总分析,对症下药,学困生学习、生活上有困难了,她给予积极帮助;学困生思想上产生困惑了,她及时疏导。她的坚持与努力得到了学生家长和校领导的充分肯定。家长们都说,“把孩子交给杜老师,我们放心。”
用责任心管理班级
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的,比如全班学生的思想状况、听课状态、作业完成情况、着装打扮,与家长沟通情况等。要想让一个班成为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班主任的责任心。
初中生早恋的情况时有发生,杜艳玲班上有两名学生就是这样。他们经常在一起,关系比较密切。有一段时间,两人上课精神恍惚,成绩直线下降。“对学生早恋不能粗暴干涉,强行拆散,也不能居高临下,严词训斥,否则会适得其反。”杜艳玲说,应以平等的态度,以朋友和“参谋”的身份,晓以利害,喻以事理,帮助他们处理好彼此的关系。
杜艳玲分别找两人谈心,正确引导,在为两人保密的同时,提出他们必须遵守两项规定:一是不准单独在一起,在校内保持正常交往;二是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在随后的日子里,这两名学生遵守了规定,他们之间的关系慢慢变得正常了,成绩很快得到了提高。后来他们都考上了鹤壁高中。提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