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慢点儿跑。你考试完了吗?”
“考完了!晁校长再见!”
1月14日是湘江小学一年级游戏考试”的日子,校长晁明芳要去看看学生们的考试情况,她随手把地上的纸屑捡起来丢进垃圾桶。
说是考试,其实更像是做游戏。数学考试就像逛商场,学生拿着篮子上“商场”买东西,然后到“收银台”结账;语文考试更像游戏“跳房子”,字认得准就能前进一步……在这个大厅内,集中了拼音、识字、数学、音乐、体育等多个项目,用了两节课的时间,孩子们“玩”成了考试。
“游戏考试”这样的鲜招儿在这里出现并不出人意料。在湘江小学的发展历程中,晁明芳鲜招儿不断,用了不到8年时间,硬是把一个新建的小学“拉扯”成鹤壁市小学教育的一张名片。“湘江小学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晃明芳说。
把学校建成学生梦想起飞的地方
2008年5月,湘江小学建校,时年36岁的晁明芳被任命为校长。那时候,学校只有8个班、308名学生,加上晁明芳自己,全校共有15名教师。“刚开始的时候学校条件差,只有一栋教学楼,学校旁边就是玉米地。”晁明芳说。
为了让学生们有运动场地,她带人把旁边的一块土地平整夯实,弄出了一个临时运动场。可这样不是长久之计,学校要发展,这样简陋的条件肯定不行。
“其实教师教学水平都差不了多少,学校的好坏一个是看办学理念,一个是看教学环境。”晁明芳参加过许多次培训和考察,对比上海、江苏等发达地区的学校,她认为我市教师的素质其实并不差,高标准的硬件设施和充满创意、创新的理念才是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晃明芳说,学生们心里都充满了梦想,她要把学校建成学生梦想起飞的地方。
当时的湘江小学只不过是一个刚刚建校、只有300多名学生的学校,要人没人、要钱没钱,想提升硬件水平,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可晁明芳并不这么想:“资金都是争取来的,你不去找,不说清楚你的困难,不讲明白你需要什么,肯定不会有天上掉馅儿饼的事儿。”
于是,晁明芳开始到处“找钱”。她骑上自行车,一趟趟往上级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和相关单位跑,四处找领导、找熟人,抓住一切机会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只要对学校有利,不惜一天跑十几趟。资金下来了,还得找规划、建设、国土、发改等部门进行审批。“那时候,就是一趟趟跑项目、找资金,带着领导一遍遍看,把腿都跑细了。”晃明芳笑着说。
以文艺为突破口,扩大学校影响力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生源是根本。可那时候湘江小学刚刚建校,十几名教师带着两三百名学生,这让许多家长心里直犯嘀咕,不愿把孩子往这里送。
“要想扩大招生,就必须发展特色教育,打出学校的名气来。”晁明芳决定从艺术教育入手,开展特色办学。2008年国庆节我市要举办第十三届中小学艺术节,晁明芳觉得这是一个宣传学校的好机会。
“当时上级领导说,你们刚建校,这个活动就不用参加了。可我不愿错过这个机会,想在演出上露露脸、扬扬名。”晁明芳说。
学校总共只有两三百名学生,有音乐舞蹈特长的学生挑不出来几个,再加上要赶上国庆节的档期,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排练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这对于刚刚建校、只有一个音乐教师的湘江小学来说,任务相当艰巨。
“声乐和舞蹈均需要长期专业训练,我们不可能在这方面超过其他老牌学校。”音乐教师王俊说,要取得好成绩,只有出奇、出新。她琢磨着采用音乐剧的形式,避开专业上的劣势,让学生主动参与,进行演出。晁明芳听了这个想法,眼前一亮,当即拍板:行!
音乐剧《太阳花》就此完成,并且不负众望,在艺术节上夺得了特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节目被选送到央视,登上了央视的少儿春晚。从那以后,湘江小学火了,到了2009年,在校学生近2000人。
晁明芳并没有停住脚步。2009年,她筹资46.6万元,对校园空地进行了绿化,修建了草坪、花坛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