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个有着14年兵龄的消防战士,用青春和汗水镌写了辉煌的军旅生涯。
他,逾千次鏖战火场,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他人的生命;他,信念坚定勇往直前,面对险情总以舍我其谁的气概大喊:“跟我来,让我上!”
他就是鹤壁市公安消防支队淇滨大队兴鹤中队中队长助理、代理排长彭兵先。
每一次重大救援战斗行动,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2012年6月,淇滨区一家能源公司发生锂电池连环爆炸事故,百米高的浓烟夹杂着10多米的火焰笼罩厂区,4名群众被困,旁边一家公司存放着3吨酒精,情况万分危急!
“彭排长主动请缨,带领我和另外两名战友深入厂区搜救被困人员。厂区内浓烟四起,伸手不见五指,而且还不时有如子弹般飞来的锂电池爆炸物,我和另两名战友都很紧张,可面对这种情况,彭排长丝毫没有犹豫,领头摸索前行。突然,我感到他摔倒了,忙问怎么了?可他只说了一句没事,就迅速爬起继续往里摸索。”消防战士牛世汉说,“当彭排长在楼梯拐角处发现一个烧伤严重的被困者并迅速将他背出仓库后,大家才发现,之前彭排长摔倒时双手被玻璃划了好几道口子,鲜血直流,可他简单包扎了一下又再次进入随时可能坍塌的厂房搜救被困人员。当救出最后一名被困者时,极度疲惫的彭排长直接瘫倒在地。”
“在庞村热电厂油罐爆炸事故救援中,彭排长冒死用双手关闭了高温状态下的8个输油管道阀门。战斗结束时,烫熟的肉皮和破烂不堪的手套被一起摘了下来,满是水疱儿的手让人不忍直视。农发行鹤壁分行瓦斯爆炸、开发区氯化氰槽罐车泄漏、群众溺水……每一次重大救援行动,都能见到他的身影,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消防战士赵梦柯对记者说。
他改进和发明的高喷车瞄准仪、水带拖车、长距离供气源,大大提高了灭火效率
“彭兵先是家中独子,2008年汶川大地震,彭兵先的家乡绵竹受灾严重,在得知父母安全后,他主动请战参加抗震救灾,得知要被派到自己家乡,彭兵先原本打算下了飞机回家看一下,但看到灾区的现场情况时,他立即打消了这个念头,马上和战友们开始拼命地挖废墟救援,这一挖就是近70个小时,直到返回前慰问当地受灾群众时,彭兵先才匆匆见了父母一面。”兴鹤中队中队长李利斌说。
在日常训练中彭兵先不仅对各种器材了如指掌,他还主动放弃休息时间,深入辖区将每一条道路、每一家单位,将每一处水源和消防设施都记录在案。“这些简单的信息已密密麻麻写满了4个本子。”兴鹤中队副中队长马韶润说。
“2012年总队‘双百项’岗位练兵中,他每天上百遍地练习每个动作,手上、腿上的伤疤从未消失过,总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在最后的考核中,他获得了总分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2013年支队岗位练兵比武前,彭兵先的脚不慎扭伤,但他咬紧牙关坚持训练,硬是凭着股不服输的劲儿拿下了比武的两个单项第一。”李利斌说,“彭兵先还是个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为使训练项目能在实战中发挥最大作用,他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预设各种意外情况和不利因素,制定了相应的作战方案。经他改进和发明的高喷车瞄准仪、水带拖车、长距离供气源等器材,大大提高了灭火效率,多次被评为技术革新能手。”
艰险的消防任务之外,他还是20多家单位的义务消防宣传员
李利斌说,彭兵先还先后担任了7所学校、14家企事业单位及一些机构的义务消防宣传员。“面对生死我也犹豫过,但身为一名消防官兵,每次奋力扑救一场大火、成功将被困群众救出,听到在焦虑和期盼后的掌声时,心里特别自豪!”彭兵先坚定地说。
11月7日,记者见到了来给彭兵先献花表示感谢的淇滨区居民陈启琦,她说:“2013年11月15日,我参加电脑培训时,楼下发生火灾,浓烟不断往上蹿,我们50个人挤到5楼外平台等救援,人多空间小,大家特别恐慌,就在即将崩溃之时一个声音响起: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