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归档 > 鹤壁市英模人物宣传座谈会发言摘要

鹤壁市英模人物宣传座谈会发言摘要

宣传英模事迹 弘扬英模精神使“英模现象”成为“英模效应”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李军

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重要场合对此提出明确要求。推进“文明河南”建设,是河南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四个河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两年来,鹤壁市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涌现出了一批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行业标兵”、“中国好人”等称号的英模群体,特别是近两个月评出的“全国公安系统爱民模范”张慧、“十大杰出消防卫士”彭兵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李应喜,折射出当代鹤壁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鹤壁的英模人物再往前追溯,有被国家四代领导人接见的“模范烈属”靳月英、有在玉米地里度过50个春节的育种专家程相文、有30年来救出16条鲜活生命的“中国好人”韩海江、有在宜昌舍命救人的武警战士吕俊峰、有在开封三入黄河勇救3人的大学生邢二朋等等。

这些英模群体有很多共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布广泛。他们年龄跨度大(最大的91岁,最小的仅19岁)、职业跨度大有农业专家,也有大学生和保安)、地域跨度大(很多人走出河南行善,例如,吕俊峰在湖北宜昌舍命救人;宋炳亮在北京当保安时见义勇为;程相文的育种基地建在三亚,他经常奔波于海南、河南两地)。二是岗位平凡。与史来贺、吴金印等先进人物不同,鹤壁的英模群体大部分是普通群众或基层党员干部,他们没有壮举伟业,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扎根基层、爱岗敬业、见义勇为、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对普通人来说,很多事迹可比、可信、可学。三是影响较大。全市受到国家层面表彰的英模达26人,其中,张慧、李应喜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接见;靳月英受到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等四代领导人接见;程相文受到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多次接见;去年,吕俊峰、邢二朋的英勇事迹一时成为全国各地媒体争相关注的热点。

鹤壁英模群体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古风新风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源于鹤壁厚重的人文积淀、淳朴和谐的社风民风、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鹤壁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

第一,英模群体的涌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鹤壁深入践行的鲜活体现。鹤壁市委、市政府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重视,经常抓、反复抓,连续14年开展了“道德模范”、“鹤壁好人”、“文明市民”、“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国民教育、社会宣传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不断推进道德建设、法治建设、诚信建设和服务型机关建设,促使干部群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英模群体的涌现,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鹤壁取得成效的生动体现。鹤壁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公安机关,坚持把从实从严的要求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今年10月份,中央第一巡回督导组对我市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总体测评,群众满意率达100%。英模群体是广大干部群众的一部分,他们大部分工作在基层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是弘扬焦裕禄精神、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是我市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

第三,英模群体的涌现,是鹤壁风清气正好环境在广大市民身上的具体体现。鹤壁市委、市政府时刻紧绷作风建设这根弦,在坚定信念、完善制度、创新方法、狠抓执行等环节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有效震慑了歪风邪气,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居民幸福指数和公众安全感、执法满意度等位居全国、全省前列。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使各项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干部群众办事顺了、心情好了、怨气少了,把更

|<< << < 1 2 3 4 > >> >>|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