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她相识在一个春天,他们一起走过了56个春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了她的健康,她从此丧失了自理能力,也无法开口说话,只能静静卧床,几乎没有了对外界的一切感知。而他不离不弃,已精心照顾妻子13年,无怨无悔,他说:“我们说好的不离不弃,相伴一生,就不能反悔。”他叫陈文儒,是鹤山区鹤壁集镇曹家村人。
12月26日,记者在淇滨区清华园小区陈文儒儿子家中,见到了陈文儒和蒋秀香夫妇。
妻子突然患病,生活无法自理
据陈文儒介绍,在他和妻子共同生活的几十年里,两人从来没吵过架,“退休前,我最幸福的事就是下班回到家看到老婆和孩子在桌边等我一起吃饭。”
2001年1月9日晚上,陈文儒和妻子坐在床头看电视,妻子蒋秀香起身想上厕所。可是她几次努力也没能站起来,随后蒋秀香出现了昏厥的状况,陈文儒手忙脚乱中把妻子送往医院进行手术。蒋秀香从入院那天起丧失了自理能力,再也没说过一句话。
从那时起,陈文儒担负起照看妻子的重任,“再过十几天照顾妻子就14年了。”陈文儒说,如今他已经习惯了照顾妻子的生活,帮助妻子做所有事。
悉心照顾患病妻子
在蒋秀香床铺的一角,堆放着一沓小褥子,用来给大小便失禁的她进行换洗。蒋秀香卧床超过13年,从来没生过一次褥疮,陈文儒说,其中的秘诀之一就是不用尿不湿,这样不仅可以把原本为数不多的退休金节省一部分维持生计,还能避免妻子身体出现不适。
每两小时给妻子翻一次身、一天六次给妻子更换小褥子、给妻子擦洗身体、每周和女儿帮妻子洗一次澡,这就是陈文儒的日常生活,记者走到蒋秀香的床边,没有闻到任何异味儿。
蒋秀香的舌头不能动,不会自己咀嚼,陈文儒每次给她喂食都要花费很长时间。因为蒋秀香只能吃流食,一天要吃五顿饭,陈文儒就变着法子给妻子改善伙食,大米、面条、饺子,他把做好的熟食用料理机打碎了喂给她,13年间,仅料理机就用坏了四台。
通过陈文儒的悉心照料,蒋秀香的意识略有恢复,一只手可以微微抬起来,虽然不能说话,但见到熟悉的人她会发出声音,像是在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
村民眼中的热心人
在生活中,陈文儒也是一位热心人,但凡街坊们有困难找到他,他总会伸手拉一把。“那时候我年纪还比较小,经常在村头见陈师傅拿着铁锹修路、搭桥。”曹家村村委会主任曹水林向记者讲述了一件令他永远心怀感激的事,“那时候村里小孩子上学需要过一条河,平时河水很浅,村子里的学生踩着石板就能过去,可是稍微下点儿雨就得蹚水过河,后来陈师傅就用废弃的电线杆和树干在河上搭起了一座简易桥,方便大家通行,但每次下大雨,河水就会把小桥冲垮,陈师傅就会再去搭桥,我也记不清多少次看见他在河边弯着腰,用铁丝固定那座简易小桥了……”
日子虽然艰苦,但陈文儒满怀希望,他说,“最大的希望就是妻子能够苏醒。要是能苏醒过来,照顾她这么多年也值了。”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