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是能挽救别人的生命,那这辈子也算没白活。”1月22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归来的山城区“90后”小伙儿齐昊说。齐昊捐献出的219毫升血样,正在挽救一位远在河北的白血病患者,成为我市第七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戒掉炸鸡啤酒 全力以赴配合捐献
1月22日,是齐昊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第3天了。“回来以后的第二天就去上班了,身体没啥不适。”今年25岁的齐昊,在山城区一家私企上班,从事煤质分析工作。
“那是去年的11月17日,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我的干细胞和一位患者初配成功了,问我愿不愿意继续做更详细的配对检测。”齐昊说,当时这个消息让他既兴奋又紧张,自己献血已经有5年了,2013年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初配成功的几率只有千分之一,进一步配型的成功几率则是几万、甚至百万分之一。
“当时我回家告诉了家人和女友,他们了解了有关知识后都很支持我。尤其是女友,全程陪伴、鼓励我,陪我进行了高分辨配型和体检,直到确定我的干细胞与患者高度吻合。”齐昊说。
从配型成功到捐献前的几个月,是齐昊生活中最注意身体的几个月。年轻的齐昊和很多“90后”一样,爱吃炸鸡、爱喝啤酒,可为了给患者提供最好的血液条件,这些齐昊都戒了。每天在女友的监督下保持清淡饮食,适当锻炼,全力以赴配合捐献。
9针动员剂疼了4天 他一声没吭
1月14日,齐昊在女友的陪伴下来到省肿瘤医院等候采集。到一趟郑州,齐昊并没有和女友一起去逛街、吃小吃,而是老老实实地在宾馆里住了4天,哪儿都没去。“怕人多的场所空气不好,会传染感冒什么的,影响了捐献就不好了。”齐昊说。
采集前要注射动员剂,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从骨髓动员到外周血中。齐昊每天要接受两次动员剂注射,每次注射完都会出现浑身乏力、酸痛的症状。尽管医生为齐昊开了止疼药,但为了保证血液质量,齐昊还是选择扛下来了,一声痛也没喊。
1月19日早上8时30分,采集正式开始。随着血液的抽出,血细胞分离机精密地分离出救命的干细胞,其他的血液继续回流到体内。采集过程持续了4个小时,当219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完毕,远在河北的患者再次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希望更多年轻人 加入捐献行列
完成捐献的齐昊在第一时间收到了来自捐献者家属的感谢信,信中,那位19岁高中女孩的父母向齐昊表达了无限感激之情:“救命恩人,您好!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难诉心中情怀,救命之恩,永生难忘,虽然我们不知道您的名和姓,但我们全家默默地为您祝福!如果女儿能活下来,相信她也一定会像您一样成为一个有爱心、有担当的人!”
“其实看完信我悄悄哭了!我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有不少中年人,希望有更多‘90后’、‘00后’能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队伍,趁着年轻多为别人做点有意义的事。”齐昊说。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