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归档 > 鹤山区王闾寨村谷秀忠 里外是好手,苦干脱了贫

鹤山区王闾寨村谷秀忠 里外是好手,苦干脱了贫

“秀忠可是一个勤快人,靠着勤奋好学和十足的干劲儿,家里最终脱了贫。”5月6日,鹤山区王闾寨村驻村第一书记孙志广说起村里的脱贫户谷秀忠时满是佩服,“她丈夫因眼底神经萎缩几乎看不见东西,里里外外全靠她,她干劲儿足,热心,有孝心”。

提起谷秀忠,村民直言她很不容易,但是她很乐观,50岁的人了,独自撑起了一个家,而且日子越过越好。

丈夫眼底神经萎缩她努力扛起整个家

年轻时,谷秀忠从老家四川来到鹤壁打工,后经人介绍认识了丈夫赵保庆,一向乐观的她从不觉得生活苦。“十多年前,我家那口子的眼底神经出现了萎缩,一个眼完全看不见,另一个眼能看见一丁点儿亮光。”谷秀忠说,为了给丈夫看眼病可没少跑地方,可惜都没有看好。

原本谷秀忠在家种地,赵保庆可以外出打工,家里的生活还是不错的。赵保庆眼睛出现问题后,生活就变了。“他的眼睛看不见了,照顾自己都成问题,更别说打工了。”谷秀忠说,除了照顾好丈夫之外,她还得照顾老人,她也没办法长时间外出打工,2014年她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采访中,谷秀忠多次提到,成为贫困户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她家更应自力更生,“幸福是干出来的,为了生活总得吃点儿苦”。在脱贫的路上,谷秀忠始终没有停下致富的脚步,一直在努力。

由于谷秀忠不会啥技术,不好找工作,只能在村周边打零工。“她经常到工地上当小工,添沙、倒灰、加水、推车,啥都能干。”村党支部书记杜志清说,不管活儿有多累,谷秀忠从不缺工,“她总是说多干点儿活儿,就能多挣点儿钱,就能少给国家添麻烦”。

赵保庆的眼睛出现问题后一度意志很消沉,谷秀忠经常劝他:“做啥事儿都得慢慢来,你能照顾好自己。”后来,赵保庆在亲戚家的工地上看大门,一个月也能挣1000多元钱。”

“除了保庆挣钱外,秀忠也种地、打零工,再加上光伏发电补贴和扶贫基地分红,2015年她家脱了贫。”孙志广介绍,脱了贫谷秀忠的干劲儿仍然很足,她总说致富就得靠自己的劳动。

谷秀忠的公公感叹:“家里多亏了秀忠,要不然家早就散了,她可是俺家的顶梁柱。”

白天干活儿夜晚上夜校只为多学技术增加收入

在邻居的眼里,谷秀忠是个闲不住的人,有点儿时间总得找点儿活儿干。“你说白天干家里活儿、地里活儿,有时候还去打零工,已经够累了,晚上在家歇歇多好,可秀忠偏不,还要去上夜校。”邻居王改香说,她都替秀忠累得慌,可从来就没听秀忠说过累。

听了邻居的话,谷秀忠笑了:“俺没有文化,想趁着村里组织的农民夜校多学点儿知识和技术。夜校里讲了很多中草药、蔬菜种植的方法,还有法律知识、扶贫小故事……我觉得上夜校的收获挺大的。”

去年通过上夜校,谷秀忠学会了种植油葵,她便在自家地里尝试着种了一些,结果收成很好。“3分地就榨了60斤油,今年准备多种点儿。”谷秀忠说,除了自己吃外,还能卖一些,“自己吃得放心,还能挣钱,一举两得”。

“你看,这儿她种的是丹参、白术,那边种的是冬凌草、三七。”孙志广说,家里的空地方谷秀忠都尝试着种上中草药。谷秀忠则笑称,这些都是她在夜校学到的,就想着种着试试,没想到长势都不错,“至少家里人用的时候方便,不用去买,这就省钱了”。

公公住院她带着孙子去伺候

赵保庆兄弟三个,他排行老二,大哥一家常年在外地打工,很少回来。老三两口儿前几年因病双双去世,照顾老人的重担就落在了他的肩上。“保庆眼睛不好,干不了啥活儿,都是秀忠照顾我。”谷秀忠的公公说,秀忠从来没有抱怨过,总是跟他说“只要愿意在这儿住,就一直住着”。

谷秀忠的公公84岁了,虽然生活能够自理,但患有肺气肿等疾病,每年要住一两次院,一次得一个多月时间,每次住院都是谷秀忠在医院忙前忙后照顾着。

为了让儿子也

|<< << < 1 2 > >> >>|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