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应急机动中队,开展错时工作,解决“执法人员上班时商贩‘下班’,执法人员下班后商贩‘上班’”的城市管理顽疾;
建立市政园林巡查制度,组织人员每天上路巡查,保证“当天发现问题当天处理”;
6座新建改造公厕开工建设,城区所有投用公厕实行24小时开放制;
…… ……
纵深推进“六城联创”,城市管理作用不可小觑。如何让城市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管细,管精,管好!”6月10日,淇县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宋发均说,淇县创新实施一系列举措,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响亮的回答。
管细:错时工作,有效解决城市顽疾
为解决“执法人员上班时商贩‘下班’,执法人员下班后商贩‘上班’”的顽疾,4月底,淇县城市管理局成立了由10名执法人员组成的应急机动中队,实行错时工作制,每天7时至8时、12时至15时、18时至22时工作,主要负责下班时段的市容市貌治理工作。
“应急机动中队成立后,我们对路段进行了专项整治,通过加强宣传、文明劝阻、取缔等方式,目前流动摊贩已被全部清除,道路秩序畅通,环境整洁有序。”淇县城市管理局应急机动中队队长白树鹏说。
为助力“六城联创”,淇县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城区划分为6个网格,分别由6个市容执法中队负责市容市貌治理工作,每天在辖区进行不间断巡查并及时治理,切实提升了市容环境管理水平。同时,淇县对城区同济大道、上街路、太行路3条道路进行立面改造,对沿街门店门头广告牌、屋顶广告牌予以拆除,由政府统一出资、统一高度、统一样式进行改造。
“今年5月份共出动执法人员1500余人次,暂扣物品50余件,拆除各类广告牌1500余块。”宋发均说。
管精:市政巡查,当天发现问题当天处理
城市管理,关系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如何积极作为、有效作为才能既提升城市形象又赢得群众的口碑?
每天一大早,淇县城市管理局20多名市政园林巡查员就会上路工作,巡查维护市政设施。
“市政道路、广告牌、路灯……这些都是我们的巡查对象。”淇县城市管理局市政股股长张玉阁告诉记者,今年4月底,他们建立了市政园林巡查员制度,每天巡查,一旦发现问题就立即将图片、地址等信息报给管护大队,让其前来处理。
“我们基本实现了当天发现、当天处理,确保问题不过夜,保障群众的出行安全。”张玉阁说。
为做好市政设施维护工作,助力“六城联创”,淇县对城区市政设施每天进行巡查,每天晚上安排人员对路灯亮灯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迅速解决。5月份以来,共更换下水道盖板45块、水泥井盖51个、井圈14个、铁铸井盖5套、路缘石57块,砌下水墙15米,疏通污水管道200米,维修更换灯头29个,维修更换路灯电缆140米,整修人行道砖150平方米。
管好:厕所革命,城区公厕24小时 开放
公厕,一直被视为城市的窗口和城市文明的缩影。如厕问题则是检验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试金石”。
来到淇县泰山路东段,记者看到一处公厕正在紧张施工中。“目前,主体已经完工,马上进行内部施工,预计再有一个月时间就能投用。”张玉阁说。
据悉,目前淇县城区有6座新建改造公厕已开工建设。“围绕‘布局合理、使用满足、数量达标’的要求,2019年拟在城区新建公厕、改建公厕24座,目前正在积极与规划部门和有关乡(镇、街道)沟通协调,一切都在倾力推进中。”宋发均说。
不仅是加大公厕建设步伐,淇县还不断加大公厕管理力度,制定了公厕管理制度,城区所有公厕24小时开放,公厕管理人员每天对公厕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夏季到来时,对城区所有公厕进行全面除味喷雾、灭蚊蝇,在公厕内铺设了防滑垫。通过以上措施,城区环卫保洁质量明显提升,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出一个个城市管理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