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归档 > 山城区:四项机制 打造文明志愿服务机制常态化

山城区:四项机制 打造文明志愿服务机制常态化

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山城区文明志愿服务常态化,山城区坚持志愿服务与文明创建相融合,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广泛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服务影响不断扩大。

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多部门发挥优势、合力推动。成立志愿服务总队,全区各级文明单位、文明乡(镇、场)、文明村和各社区都成立了志愿服务分队,形成了区、乡(镇、场)、村(社区)志愿服务网络;总体规划,全盘调度。文明办负责志愿服务工作总体规划、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抓好全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协调教育、民政、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各展所长、各负其责;定期开展志愿者教育、培训、管理、维权等各项工作,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服务行列。

二是建立宣传引导机制,多形式弘扬精神、营造氛围。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坚持文化引领,扩展服务平台,强化典型示范。结合“三下乡”活动组织“鹤壁好人”先进事迹宣讲团到全区各个乡(镇、场)、村组和学校巡回宣讲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全区各单位中开展向张振民学习活动,集中开展一次募捐活动,集中开展一次义诊活动,集中开展一次帮扶活动,集中开展一次慰问活动。同时把开展的活动在山城区文明办官方微博发布,引导更多的人自发自愿地聚集到志愿者的旗帜下,传送关爱、传递真情。

三是建立活动推动机制,多领域开展服务、提升成效。坚持以开展各项活动为载体,丰富志愿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领域,形成年度系列重点活动推动机制。以法律服务、医疗保健、文化活动指导、科技知识普及、家教辅导、宣传讲解、社区守望相助等为服务内容。特别是组织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以社区和行政村为重点区域,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为重点服务对象,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立足于“奉献爱心,真情服务”,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从关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小事做起,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构建邻里互帮、互助、互信、互爱的平台,推动形成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多领域、多层面、全方位的志愿服务主题实践活动,推动整体活动成效不断提升。

四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多层面树立典型、打造品牌。注重建立健全志愿服务考核激励机制,在志愿者组织内部建立以服务时间和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星级认定制度。同时,积极做好志愿者权益保障工作,重点培树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年底,在全区评选10个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10名岗位学雷锋标兵,在全区文明志愿服务队宣传,让每个志愿者都以他们为标杆,认真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争取让山城文明志愿服务队的服务成为山城区志愿者服务的一张靓丽名片。

自2014年以来,山城区共成立文明志愿服务队伍100余支,人数达1200余人。开展志愿者服务1000余次,服务群众20000余人次。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