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归档 > 鹤壁市山城区创新机制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鹤壁市山城区创新机制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鹤壁市山城区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进各项文化事业蓬勃开展,极大的丰富了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一是恢复“石林会议”旧址,挖掘红色文化。以“红色石林”为主题,启动了“石林军事会议”旧址保护提升工程,邀请国内专业设计团队,突出红色文化、彰显刘邓精神,在原有的“石林军事会议”旧址上建设了作战指挥室、刘邓首长休息室、设备展览馆三个展示厅,展出珍贵照片30余幅、革命文物100余件等。自“石林会议”纪念馆对外开放以来,已经有7000多人次前来参观并受到教育。二是保护“李家大院”,弘扬传统文化。位于汤河北岸的“李家大院”是一处蔚为壮观的明清建筑群,它规制宏大,气势不凡。“九门相照”的格局,被当地人称之为“小故宫”。匠心独运的天井院、机关重重的哨卫楼、台阶三寸宽的绣楼等等具有传统特色的古建筑物,在文物义务保护小组成员的介绍下,不断引起一批批参观游客唏嘘。三是治理汤河流域,打造生态文化。出台了《山城区汤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按照“全域规划,突出重点,多方借力,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了管网建设、生态修复等7个方面34项整治任务,不少河道面貌焕然一新,即将变成水清景美的生态水廊,成为群众休闲的好去处。  

二、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举办了民间艺术表演、“欢乐山城”文化广场、书画展览、合唱、广场舞等群众文化活动。整理出的红色歌曲《叫声老大娘》、《十大劝》等6首民谣和《将军槐的由来》、《一颗子弹故事》等20余个革命故事,在石林村民中广为传唱和传诵。大胡村的“花轿迎亲”、扭秧歌等具有传统特色的的表演节目让观看群众赞叹不已。辖区每年举办各类文艺文化活动200多场次、广场文化活动集中展演30多场次,群众自娱自乐文艺演出及各类比赛500多场次,直接受益群众5万多人次,基本实现城区公园、乡镇街道、村(社区)日日有活动、周周有演出。

三、文化下乡活动做到常态化

每年为农村培训文艺骨干近百人次,特别是重要节假日期间,为乡镇免费送戏、为行政村放映公益性电影、每学期为中小学生放映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为群众义写春联、增添农家书屋书目、举行文艺演出等,多种多样的精神食粮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增加了浓厚的节日气氛。全区社区文化、农村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也都开展的丰富多彩并且各具特色,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