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日军侵华的受害者:背井离乡去逃荒、被日军抓去修工事……
他又是抗日杀敌的勇士:多次偷袭日军、曾俘虏10多个日本兵……
他就是家住浚县屯子镇南阳涧村的抗战老兵王永太,今年92岁。
逃荒到东北
“俺小时候经常听到从外面回来的人说日本鬼子很残暴。”王永太说,1938年,日军侵入浚县城并制造了浚县大屠杀,之后经常下乡到村里烧杀抢掠,百姓们的生活惨不忍睹,王永太所在的小村庄在这期间也遭了殃。“鬼子经常到村里抢粮,不给他们粮食就打人。”王永太说,“山里的地薄,收的粮食还不够全家人一年的口粮,被鬼子抢走了,俺们吃啥?”所以,在日寇的一次次扫荡中,村里人为了躲难,都出去逃荒要饭了。
在当时逃荒要饭的大军中,就有王永太一家人,除了他,还有4个兄弟和父母。
可是,逃荒的人走了很久后才知道,由于战乱,根本没有老百姓立足的地方。就这样,他们一家人东躲西藏,整天过着饥不择食的日子。“1年后,俺母亲听人说逃荒去东北比较好,于是俺就跟着大哥、二哥一起去了。”王永太说,那年他16岁,也就是这一次出走,他与父母再也没见过面。
二哥被鬼子折磨死 他带着对日寇的恨加入八路军
到了东北后,王永太看到这里的老百姓也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东北已经被日军占领了。“一天,俺哥仨正在大街上挨家挨户乞讨,几个扛枪的日本兵看见俺仨,不由分说就把俺们抓走了。鬼子让俺们给他们挖沟,在那儿挖沟的还有很多中国人。当时俺不懂,后来才知道那叫修工事。”王永太说。
“俺们稍微一休息就要挨打,有一次有个人被日本兵用枪托打头,一会儿就头破血流了。”王永太说,“另外,俺们不但挣不着钱,还天天吃不饱饭。”在这样的环境下,王永太对日寇的愤恨一天天加深。
1944年,王永太的二哥在给鬼子干活儿时发烧了,那些日本兵不仅不管不问,还强迫他二哥继续干活儿。“俺记得那时室外温度零下几十度,俺二哥穿的破棉袄上处处是透风的窟窿,干活儿时走不动路,也没钱买药治病。几天后,俺二哥死在了冰冷的炕上。”王永太说。
这件事让王永太对日寇的愤恨达到了极点,也让他和大哥看清,如果继续给日寇干活儿,结局一定是和二哥一样被折磨死。
一次上厕所时,他哥俩趁着日军没注意,逃了出来。他大哥逃出去后开始做小生意,后来在山西落户,而王永太则留在东北,几经辗转,最后参加了抗联。
班长、副班长牺牲,他带着战士们杀出一条血路
“俺们主要是在后方打游击、搞偷袭。”王永太回忆起打日军的情形时说。
在一次偷袭日军时,日本兵扔过来一个手榴弹,虽然没有炸到王永太,却把他身旁的一间土房炸塌了,把王永太整个人埋了进去。幸亏旁边的战友及时发现,把他刨了出来,“人是救出来了,可是俺的右腿瘸了。”王永太说。
战斗最残酷的,莫过于亲眼看着战友死在眼前。“记得有次战斗异常激烈,俺班长、副班长都牺牲了,战士们一下子没了主意。最后俺带着战士们往前冲,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王永太伤心地说,“每场战斗都有战友牺牲,每次战斗前俺都做好了战死的准备。”
1945年夏,已到了抗战末期,在一次战斗中,“俺们还没打几枪呢,鬼子就开始逃跑。”王永太说,“剩下10多个日本兵被俺俘虏了。”
老人在村里威信高,村民们都听他的
王永太1955年复员回到家乡,此时的他已32岁,家里双亲已不在。
王永太在村里的威信特别高。“他是俺村的老干部,年轻时当过生产队长、治安主任,给大家做了很多好事,村里的人都听他的。”南阳涧村的村干部王岭说。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