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归档 > 烧纸换鲜花 祭扫更文明

烧纸换鲜花 祭扫更文明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到一年清明时。本周末我市将迎来祭扫高峰。连日来,记者通过走访发现,一些祭祀用品等已提前热销,但相比烧纸、烧香、放鞭炮等传统祭祀方式,如今不少市民选择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等低碳环保的方式来祭奠缅怀已故的亲人。

烧纸换鲜花, 祭扫更文明

“为了倡导文明、低碳的祭祀方式,减少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我市殡葬服务单位今年推出了烧纸换鲜花的活动,工作人员每看到拿烧纸来祭祀的人,就主动上前跟其沟通、劝说,引导其用鲜花祭扫。也有不少人看到有这个活动,主动用烧纸换鲜花。”4月1日,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郭佳佳对记者说,人们的祭祀观念在逐渐改变,低碳环保的祭祀方式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

选择鲜花祭祀的人逐年增多

连日来,记者通过走访花店、花卉销售点等地发现,清明节还未到,祭祀花束的生意已逐渐火了起来。

“祭祀用花主要以白菊、黄菊为主,平时一枝卖3元,清明节期间一枝能卖到5元,而且近几年选择鲜花祭祀的人逐年增多。”4月1日,淇滨区九州路西段一家花店老板王先生一边捆扎花束一边说。同其他花店老板一样,他也储备了各式菊花,“备战”清明节。

“如今很多市民以鲜花代替烧纸祭祀,40岁到六七十岁的消费者都有,今年菊花的销量肯定比去年大,还有不少人在我店里预订了花篮。”王先生说。

低碳祭祀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

年近古稀的郭小郑年轻时因铁路建设将家安在了甘肃省兰州市,而父母安葬在了家乡鹤壁。“兰州是个移民城市,特别是铁路职工来自全国各地。以往清明节前,一些人会在马路边烧纸祭奠远在他乡的亡人,影响了环境卫生。而现在人们多以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告慰逝去的亲人。”郭小郑告诉记者,由于路途遥远,每年清明节他都会打电话让兄弟姐妹代为祭祀,自己以登山、踏青的方式在大自然中怀念亲人。

家在鹤壁、母亲安葬在了商丘的吴丽娟同样选择低碳祭祀方式缅怀亲人。“母亲去世多年,由于太远了我又忙,基本回不去给老人上坟,都是亲戚代替的。每到清明,我都会唱起《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并以网上祭祀的形式追思母亲。”吴丽娟说。

“低碳祭祀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今年60岁的马先生对记者说,过去他也觉得祭祖不烧纸不像话,可是一到清明节,大家都烧纸,气味呛人不说,还容易引发火灾,特别污染环境。今年他决定植树祭祀,“买几棵树苗栽种到墓地附近的山上,种下一棵树,就是一个新生命,这种祭祀方式更有意义。”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